最近看《深入理解Android卷I》了解了一些有关于Binder通信的知识,在此写一篇博客作为总结。
概述
Binder是Android系统提供的一种IPC(进程间通信)机制。对于Android系统,我们基本上可以把它看做一个基于Binder通信的C/S架构,Binder就像网络一样,把系统的各个部分连接在了一起,因此它是非常重要的。在Android系统的C/S架构中除了Client端和Server端外,还有一个全局的ServiceManager端,其作用是管理系统中的各种服务,三者的关系如下图:
其中:
- 对于ServiceManager而言:Client与Server都是客户端
- 对于Client而言:ServiceManager与Server都是服务端
- 对于Server而言:Client是客户端,而ServiceManager是服务端
Binder提供的作用就是上图中黑线的连接作用。
Binder
Binder的通信结构分为三层,如下图所示:
虚拟设备层
在Linux中,Android通过kernel/drivers/staing/android/binder.c文件实现了一个虚拟设备Binder用于通信。由于博主对Linux了解不深,此处不再深入讨论。
通信层
通信层主要有两个类:BpBinder客户端代理与BBinder服务器代理,两个类均派生自IBinder类。通信层的主要任务是把业务层传来的数据通过与Binder设备交互发送给目标进程,其最主要的方法为transact方法。以BpBinder为例,其工作示意图如下:
从上图可以看到,BpBinder的transact方法把通信的任务交给了IPCThreadState。
IPCThreadState是一个线程私有的变量,它被每个线程存储在TLS(Thread Local Storage)中。IPCThreadState中主要含有mIn和mOut两个缓冲区,分别用于存储从Binder接收的数据及需要发往Binder的数据。
IPCThreadState调用方法talkWithDriver后最终使用Linux的ioctl方法来与Binder设备进行通信。
补充:构造BpBinder时需要传入一个handle数值表示与其对应的BBinder。
业务层
业务层主要包括BpServiceXXX和BnServiceXXX,其中XXX会随服务器提供的服务不同而变化,由于业务层经过了层层封装,类关系较为复杂,在此不深入讨论。
Server
了解Binder是如何在两个进程间进行通信之后,我们来看看C/S架构中Server是如何工作的。Server的工作示意图如下:
下面是对上图的每个步骤的解释:
- 初始化processState:在初始化的过程中我们打开了binder虚拟设备,并使用mmap为其分配了内存,由于processState是一个用了单例模式实现的类,因此每个进程只会打开设备一次
- getDefaultServiceManager:顾名思义,获取ServiceManager。由于Server此时是作为客户端,因此得到了BpServiceManager,BpServiceManager中含有BpBinder,其传入的handle为0,代表ServiceManager的BBinder。
- instantiate:使用BpServiceManager的addService方法注册服务,以字符串标识自己的服务
- startThreadPool:这是一个可选的操作,当系统认为服务可能较为繁忙时才会创建多个线程,会为每个线程设置IPCThreadState(用于通信),创建完后调用joinThreadPool
- joinThreadPool:把当前线程加入线程池中,监听来自客户端的请求并处理,得到请求后通过executeCommand方法来处理
ServiceManager
看完了Server执行的工作后,我们再来看看ServiceManager这个服务总管会做什么。ServiceManager的工作示意图如下:
ServiceManger的工作只有3步:
- binder_open:顾名思义,就是打开binder设备,与Server在processState初始化时进行的操作类似
- binder_become_contextt_manager:通过ioctl把自己的handle值设置为0,代表独一无二的Manager
- binder_loop:进入一个循环监听请求,并作出响应的处理
值得注意的是:不是所有Server进程都能往ServiceManager中注册服务的,只有root或system级别的进程才有注册服务的权限。但ServiceManager中还维护了一个allowed的白名单,上面注明了那些服务是允许被注册的,这些服务可以被任意Server进程注册。
通过上面我们不难发现,Android引入ServiceManager端的主要目的如下:
- ServiceManager能集中管理系统内的所有服务,它能施加权限控制,规定哪些服务可以注册哪些不可以
- 允许Client通过字符串名来查找对应的服务,提供一个类似于DNS的功能
- 由于各种原因Server进程可能生死无常,如果要Client单独去检查未免压力太大,此时Client只需要查询ServiceManager就能知道关于Server进程的最新消息
Client
有了ServiceManager端与Server端的精心准备后,Client使用服务就简单多了。
Client使用服务只需要分为两步就好:
- 通过defaultServiceManager方法获取ServiceManager
- 通过ServiceManager的getService方法传入字符串获取相应的服务并操作
Android使用Binder通信的原因
传输性能方面
常见IPC对比:
IPC方式 | 数据拷贝次数 |
---|---|
共享内存 | 0 |
Binder | 1 |
Socket/管道/消息队列 | 2 |
共享内存虽不需要数据拷贝,但要处理进程间的同步问题,控制复杂,较难使用。因此从传输性能上来看,Binder是个不错的选择。而且Binder基于C/S架构,与共享内存相比,Binder架构清晰明朗,Server端与Client端相对独立,稳定性较好。
安全性考虑
传统IPC接收方无法确认发送方的身份(不知道发送方的UID/PID,只能由用户在数据包中填入UID/PID,不安全)。可靠的身份标记只有由IPC机制本身在内核中添加。其次传统IPC访问接入点是开放的,无法建立私有通道。从安全角度,Binder的安全性更高。
语言层面的角度
Linux是基于C语言(面向过程的语言),而Android是基于Java语言(面向对象的语句),而对于Binder恰恰也符合面向对象的思想,将进程间通信转化为通过对某个Binder对象的引用调用该对象的方法,而其独特之处在于Binder对象是一个可以跨进程引用的对象,它的实体位于一个进程中,而它的引用却遍布于系统的各个进程之中。可以从一个进程传给其它进程,让大家都能访问同一Server,就像将一个对象或引用赋值给另一个引用一样。Binder模糊了进程边界,淡化了进程间通信过程,整个系统仿佛运行于同一个面向对象的程序之中。从语言层面,Binder更适合基于面向对象语言的Android系统。